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再次相会


    朱子的丈夫千鸟崇患急性肝坏死,已经去世快9年了,那时鲇子刚刚1岁。阿崇当时30岁,是东京地方检察官。也就是在阿崇去世的3年前,朱子在国立大学法学系学习时两个人认识的。朱子是阿崇毕业了的研究班的高材生,也就是说他们两个人是后辈和前辈的关系。两个人关系密切的原因,是那个教授在自己家里过年请客时他俩正好坐在一起的缘故。于是,朱子在毕业的同时结了婚,第二年就生下了鲇子。

    但是,这个新婚的家庭不过持续了两年,就如同一场梦一般很快结束了。阿崇由于过于劳累而得了肝炎病倒了,仅仅一个月后就与世长辞。当时,检察机关的事情十分繁忙,大多是忙于杀人案件,最忙时一名检察官要负责30多件案子。朱子从丈夫口中得知,每个检察官分管的案子在黑板上都写不完,连吃饭都是急匆匆的,同一办公室的人十几天见不着面是常有的事。

    在这样的紧张状态下工作时,检察官不仅工作到下班的5点钟,而且还要在下班后往返于警察署的监狱、拘留所,对在押的当事人进行调查取证。朱子不仅白天没有和丈夫见面的机会,而且常常是夜里10点以后他才回家。即使是回到了家,桌上还要堆满文件和材料。

    “我要边吃边看卷宗。只是当事人累了我才算告一段落,然后回到家整理材料。真正受罪的不是罪犯,而是检察官呀!在监狱或拘留所里起码三餐饭还有保证,而做一名检察官,能睡上一个完整的觉就谢天谢地了。”这话并不是开玩笑,每当呆在家里,满脸学究气的丈夫看到朱子不高兴时,就会对她说上一通这样的话,然后苦笑一下,又继续埋头工作。

    丈夫的身影,至今朱子还记忆犹新,仿佛是刚刚看到的一样。因此,朱子认为,丈夫完全是被工作累倒的。也正是因为那个年代检察官的数量不足,才导致如此繁重的工作压力。

    每年毕业于两年制的司法研究生人员全国才500人,其中大部分人成了律师,当了检察官的不足百人。他们不仅要超负荷地工作,而且还要对所承办的事情负责。可以说一当上检察官,一天24小时都要搭进工作中去,而且为了保持廉政,一般说来每两三年就要变换一下工作岗位或工作地点,这也许就是更多的人喜欢当律师的原因吧。

    因此,人员愈少,工作压力愈大,人们对这一职业望而生畏,从而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朱子之所以也干上了检察官这一行,完全是出于对丈夫的同情,她要延长丈夫在事业中的“寿命”,尽管她一个人势单力薄,但也希望多少能为他人分担一些,让九泉之下的丈夫瞑目。

    于是,朱子从24岁便成了寡妇,她也毫不犹豫地在律师和检察官这两个职业中选择了后者。当她在法学系毕业时,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了。阿崇的双亲也十分理解朱子的心情,而且阿崇的父亲本人也是国立大学法学系教授。朱子请婆婆照料着刚刚不到2岁的鲇子,自己一头钻进书堆里,猛攻两年。当她通过司法考试时,年已26岁了。

    两年的研究期满后,她走马上任,当上了一名检察官。

    在第一年的“新任”期间,她在东京地方检察厅;第二年“新任后”便到千叶地方检察厅公审部干了三年。今年春天,她又被调到名古屋地方检察厅,在刑事部少年组任职。而这一年,她已经33岁了。

    这时,她已锻炼成为检察行业中的一名中坚骨干了。

    幸运的是,从阿崇去世后的第二年开始,案件的数量便有所下降,做为检察官的繁忙时代慢慢地过去了。虽然志愿干这一行业的人暂时还没有大大地增加,但由于1976年轰动日本的政界丑闻——“洛克希德飞机公司贿赂案”使检察官的名声大振,以至有往年2倍之多的人从当律师转行投身到了检察官这一职业中来。

    &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青春的悬崖简介 >青春的悬崖目录 > 第三章 再次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