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当然,一看就知道,他想拿回的不只是私人物品而已。不过,孝史并不打算追究。
“失火的时候,我没有值班待在家里,所以才逃过一劫。”
“听说有两个人烧死了。”
“是啊。不巧的是,这两个人还都是房客。至少要是其中一个被烧死的是饭店员工,社会上的责难也不会这么强烈。”
柜台服务生笑得有点狡猾,边拍着孝史的肩膀。
“不过你没事,真是太好了。”
他在饭店的时候,对客人不理不睬,出来饭店后,还是那么惹人厌。真想赶快把话题结束。
“听说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个人生死不明?”
“嗯,有啊。”
“叫什么名字?”
平田是“他”在这时代的化名。
柜台服务员偏着头,“这个嘛……叫什么名字来着?”
他似乎想不起来。感觉有些遗憾,又觉得这样未必不好——
不,这样最好。“平田”是“平田”,他就是他一个人。
“话说回来,你来这里做什么?”
“没做什么,只不过来看看自己差点丢了小命的地方。”
“哦,是这样吗?”
“请问……电梯前面原本不是挂有照片吗?”
“照片?”
“嗯,曾经座落在此地的那幢蒲生邸的照片。”
“啊,好像有。”
“我刚刚去看已经不见了,被火烧掉了吗?”
“是吗?”柜台职员偏着头,“我不清楚耶。有可能,因为所有备品都弄湿了,现场采证过后要整理的东西也很多。”
柜台职员叼着烟,用让人发沭的眼神盯着孝史的脸。
“那张照片有什么要紧吗?”
“不,没什么要紧。只是,我觉得它很漂亮,在饭店看到它的时候就很喜欢。”
“咦,这可奇了。”
柜台职员把烟蒂往脚边一丢,踩熄了它。不知他怎么突发善心,竟然说:“那张照片是原饭店所有者捐赠的。你去找他,说不定他手上还有几张,加洗的什么的。他原本好像是这一带的地主,摄影是他的兴趣,那间房子的照片也是他买下时拍的。”
这么一说,他还在照片旁边留下文章,说明蒲生大将的一生以及这幢房子的盛衰。
“请问那个人叫什么名字?”
“拍照的人是小野松吉,不过,他本人早就死了。”
又失望了。
“不过,他儿子或是孙子应该在经营照相馆吧?我记得好像在新桥的哪里。他也曾来过我们饭店、送那幅照片来的时候。”
他反复利用工商电话簿和查号台,花了两个小时才找到。在新桥、银座地区的中心位置,有一栋古老的混凝土大楼,小野照相馆就开在它的二楼。
现任老板是小野松吉的孙子,年约四十出头,体格魁梧。或许因为如此,他很会流汗;衬衫的袖子整个卷起,好像很热的样子。
“我爷爷是地主也是买卖房子的,摄影是他的兴趣,不过,我父亲选了摄影当本业,然后我又接着做下去。”他说。
“也就是说,虽然你们失去了土地,但热爱摄影的血脉却代代传承下来了。”
孝史直接表明来意。小野很高兴,领他进到照相馆里面。那是间两坪多的小房间,墙壁上挂的全是裱好的照片。
“这些都是我爷爷和我父亲拍的。”
他指着一张张照片,开始讲解起来。孝史几乎是左耳进右耳出,眼睛一直在找蒲生邸的照片。
“在哪里呢……”小野也张大眼睛到处找,“相片还真是太多了。”
孝史先找到了。他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