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学习会上忘乎所以,敢为“董存瑞”的扮演者叫屈
    不知为什么,面对这帮二十郎当岁的大学生,受到处罚的右派分子,他总会想到解放战争中被缴了械的俘虏兵,想到死在朝鲜战场上的“大鼻涕”,觉得只要你能跟他们讲清道理,施行宽大政策,这些人就会掉转枪口,成为自己队伍中的一员。更何况这些人当中很多还是个孩子,不过是说错了话而已。如今又受到邹晓风讲话的鼓舞,他心情一激动,将原本绷住的弦早就松了劲,他的话越说越亲切,已有些兄长与小弟弟谈心的味道。直到邹晓风在下面碰了碰他的腿,他才绷起脸又将话头拉了回来,说了几句官话。

    谷玉森对李宪平的讲话很不满意,所以鼓掌时,他只是轻轻比划了两下就放下了手。在他看来,李宪平对待右派分子的亲热劲远比对他亲切十倍,照此下去,这样的会不如不开。他始终认为,知识分子全是蹬上鼻子就上脸的人,不能施以好脸色,更何况是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本来,他是准备有感而发的,会上他是要点一两人的名借以敲山震虎的。是邹晓风的讲话内容打乱了他的计划,已准备好的发言稿是不能用了。陶铸的这个讲话他事先也不知道,上边的风向是否会发生变化,他一时难以把握。他是善于把握风向的,他觉得搞政治工作的人就应时时刻刻把握好风向,否则是相当危险的。

    他觉得自己既不能与邹晓风他们唱反调,又不能完全与他们唱一个调子。此时唱反调不仅会为自己树敌,而且不合时宜。万一将来风向发生逆转,他还要落下笑柄,显得他政策水平太低。但与他们唱一个调子他又于心不甘,尤其是李宪平的表现更使他反感,他决心要反击一下,有些话已令他如埂在喉,不吐不快。他很快就定准了自己的调子,并且是巧妙地借别人的词唱自己的调,他有这方面的特长。

    谷玉森说,“陶铸同志对当前右派分子表现的分析是客观的,也是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辩证法的。当前的右派分子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口服心服的,二是口服,心还不太服的,三是口不服,心更不服的。第一种和第三种是少数,第二种是大多数。为什么说这个分析客观,是符合马列主义辩证法呢?道理很简单,在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面前,大多数立场尚未转变的右派分子只能采取口是心非的立场,这就是口服心不服。真正能转变反动立场,向真理投降,口服心也服的,和那些公然表示不服,向共产党,向社会主义叫板的自然也是少数。我们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讲到这,他停顿了一下,含笑环顾左右像是在寻找答案,又像是寻找支持。令他失望的是邹晓风低头看着刚才的讲话稿,并没有抬头,李宪平则仰头望着屋顶,只有郭子儒冲着他的目光微微点了点头。

    接着,他又自问自答地说道:“我们厂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我看也不外乎要分成三种类型,口服心也服的是一种,口服心不大服的是第二种,另一种就是死硬的顽固分子,口不服心更不服的。我厂这三种类型哪一类人多呢?我看也不外乎是两头尖,中间大的一个枣核形。”说到这,他用双手比划成一个枣核的形状,脸上挂着几分冷意的微笑说道:“是不是这种状况呢?答案我们各自心都清楚。”

    会场突然变得死静死静的,连喘气声几乎都听不到了,台下那一张张脸也都失去了刚才的表情,取而代之的是含有张惶的凝重。谷玉森自然查觉到会场气氛的变化,这正是他所希望的效果。怎么能够对右派分子满脸堆笑,嘻嘻哈哈呢?他搞不清李宪平是怎么想的,政治水平为什么如此低下!会场气氛的变化使他深受鼓舞,谷玉森突然提高了声调,拉着长音说道:

    “对待第一种类型的人呢?我们当然是欢迎的!这毫无疑问。对第二种类型的,就是那些口服心还不大服的右派分子,我们可以耐心等待,并促其转化,我们的党有这种自信力,相信最终能够促其转变,会让他们交械投降!至于对待第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那年那月的事简介 >那年那月的事目录 > 2、学习会上忘乎所以,敢为“董存瑞”的扮演者叫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