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2、“老右”重新分配,集中力量要打技术翻身仗
的远见和管理水平。

    听了王玉蓉的发言令李宪平吃惊不小,他万没想到如此清晰的思路和深刻的分析会出自一位年轻的女学生之口。建立技术股的主张正与他不谋而合,因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他的这一想法从未对人提起过。反观王玉蓉提出的建议,既便不单设技术股,也应将生产股改为生产技术股,他不得不承认,这一主张比之自己的设想更为具体,物实,便于实行。

    待又有两个人发言过后,李宪平开始小结,他说通过大家的发言,座谈会收到了超过预期的效果。这个座谈会使我本人也很受教育,很受启发,尤其是女将的发言,使我耳目一新,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也可以说是山外有山……

    王玉蓉的发言打动了石国栋,也使他为王玉蓉捏了一把汗,因他觉得她的建议多少有暗含批评领导的意思,尽管厂长李宪平是位开明的领导,也难免会产生误解。听到李宪平没点名地表扬了王玉蓉,他悬起的一颗心才落了地。

    次日一早,李宪平便对邹晓风通报头天座谈会的情况。他说得眉飞色舞,仿佛又打了一个大胜仗。他之所以情绪不错,不仅仅是由于座谈会开得好,头天晚上十点过后接到了张权斗从东北发来的电报,告知所购木材已装车发运的消息,这使他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所以心情格外的轻松。

    提到王玉蓉的那个建议,李宪平说:“既然另成立个技术股不大好办,不如早些改牌子,改成生产技术股。老田仍管生产,把包永刚提个副的主管技术,人员嘛,可以充实一下,你看把王玉蓉调上来怎么样?她虽然是学园林设计的,但改行搞机械设计,家具设计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这个人可是脑瓜满灵的。有了一个头啦,总要配一个兵嘛!”

    邹晓风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说:“我看这事不易操之过急。就是办,也要分两步走,先把生产股改为生产技术股,把小包提起来这都没问题,他本来就分管技术工作嘛。至于增加谁,咱们再研究。调王玉蓉不是不可以,只是现在就往上调不合适。调上来就是脱产干部,她现在毕竟是戴帽子的。可以先缓一缓,找个合适的机会再说。我看第一步可以先把生产技术股的牌子挂出去,先过渡一下好。”

    李宪平笑笑说:“又是笼统的同意,具体的否定。我怎么觉得老兄现在干什么都像小脚女人走路一样,光左顾右盼的还不行,还要看清了后面再往前扭,让人看得那叫难受。怎么过去的冲劲,魄力一点一点的全丢光啦?”

    邹晓风听了不急不恼,笑眯眯地说:“只要你看我是向前扭没向后扭就行。需要大步跑时咱就大步跑,需要扭的时候非要跑就容易摔跟头。办法可不讲究好不好看,而是要看适不适用。你想让王玉蓉专门搞技术设计还不容易,给她在机修车间的办公室添个办公桌,加把椅子,先凑合一段时间不行吗!非要显鼻子显眼的调上来?先过渡一段时间,等她的工作出成绩了,时机也成熟啦,到那时候是水到渠成,谁也放不出一个屁来,你说到底哪种方法好?”

    李宪平笑了,是开心地傻笑,别看他有时嘴上说得很刻薄,其实心里对他的这位老搭挡还是满佩服的。不过佩服归佩服,邹晓风的那一套他怎么学也学不会。对付老谷这号的他除了与之争论,往往束手无策,而邹晓风却常常很有办法,让对方说不出什么就把事情办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那年那月的事简介 >那年那月的事目录 > 2、“老右”重新分配,集中力量要打技术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