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多方会谈 无利不起早
情,知道这个话已经打动了他,便聊了许多外企职业经理人的出路问题。
何乘风说这些的目的,是为了让王贵林放松。这是他今后几年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他不希望是一方依附于另一方、一方恐惧另一方,而是能彼此尊重、彼此依附。
就在何乘风与王贵林在房内密谈的时候,小陈和陆帆也在大厅一角聊了许多。陆帆说:“陈秘书,晶通外包成立之后,你们中方公司肯定需要大量的人员,到时候我们还需要您多多支持。”
“陆总,”小陈说,“您说这话就见外了,我对It行业比较外行,如果真有什么要帮忙的,我还想请您能够多多培训培训我。”
“呵呵,”陆帆说,“陈秘书太客气了。你对It行业有兴趣,我们求之不得。只要外包公司能够成立,很快就会谈到上市。到时候所有能进入管理层的人,都会有机会持股。这可是一笔小小的财富。”
小陈笑了笑,他看着陆帆,“可我这个外行要学好几年,才能赶上你们的脚步。”
“你做管理,又不是做技术,”陆帆笑了笑说,“陈秘书,如果你愿意为晶通外包在中方管理上尽一点心意,那我也愿意助你一臂之力。”
小陈端起酒杯,“那这么说,我就要谢谢您了!”
陆帆和他碰了一杯,“现在SK(Siltcon Kilo)的情况怎么样了?”
“他们说,要拿出最好的资源来合作,可是这个资源到底是什么,他们也不愿意多谈,”小陈看着陆帆,“陆总,外包的事情还是得加快。”
“他们不愿意出方案?”
小陈摇了摇头。陆帆觉得有些蹊跷,难不成SK(Siltcon Kilo)真会意气用事,为了拖赛思中国的时间,把自己耗在里面?就算付国涛这么愚蠢,汪洋也不至于吧。
“现在SK(Siltcon Kilo)和你们谈的,是付总还是汪总?”
“付总。”
陆帆点点头,这就难怪了,也许汪洋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他陪着小陈边吃边聊,推杯换盏。小陈以前见陆帆不怎么喝酒,以为他酒量有限,其实陆帆的酒量非常好,不知不觉小陈喝得有点高了。他尽力控制着自己,但还是说了一句实话,“陆总,”他看着陆帆说,“你知道我在晶通电子,苦苦熬了这几年,为什么吗?”
“为什么?”
“我就是等着它改制。希望改制之后,我们这些年轻人能有机会做一点真正的事业。”
“陈秘书,”陆帆微笑着说,“你说得很对,男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晶通外包就是最好的机会!”
何乘风与王贵林的谈话进行到这里,晶通外包方案算是基本达成了口头协议。王贵林当天晚上赶回了石家庄,第二天一早,他首先和中亚永通的徐亮商量外包上市的可能性,接着又到开发区向区里的管理层汇报,下午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省国资委,汇报和赛思中国的谈判结束。众人都既兴奋又高兴,催着王贵林尽快落实。
王贵林联系陆帆,希望尽快敲定合作意向书。陆帆就此向何乘风做了汇报。第二天一早,何乘风再次飞向美国,向詹姆斯做了详细的汇报。
而在此时,陆帆、云海配合美国总部的CFO,已经做好了一个非常有倾向性的投资回报分析。在这份报告中,充分肯定了在美国经济逐渐萧条的时期,在有着良好活力的中国市场,一方面可以通过外包降低成本,扶植在中国有力量的合作伙伴,同时还可以获取价值七亿人民币的中国业务。这是一件值得一做的事情,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尽管赛思的董事会有强烈的不同的声音,但方案还是获得了批准,詹姆斯继续连任,履行他与赛思公司签订的管理合约。他要何乘风立即回到北京,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