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来自另一世界的年轻人
夜空下,在操场上站成队。老兵们比肖大来还

    早起。他们在操场上整整等了他一分零九秒。没人咳嗽。没人跺脚。

    即便在这样隆冬漆黑一团的早晨,老兵们也都看到肖连长的眼睛像小珠子似的

    发亮。

    索伯军分区管辖着不短的一段国境线。驻守在边境线上的老兵自不能带家属。

    按规定可以随军的干部家属,一般也都不去边卡哨所住。太偏僻。大荒凉。有时连

    泥土都没有。除了石头,就是空气。家属们便集中在几个留守处里。给军官探亲假。

    索伯县留守处就是其中条件比较好的一个。但它仍跟绝大多数军事设施一样,不在

    城圈里。出城圈,到北山跟前,一片碎石坡,稀稀拉拉长些尖锥形的干巴草。于打

    垒的院墙围起十多排红砖平房。如果不看大门口站岗的军人,那么这个大院跟别的

    居民大院几乎没什么两样。煤渣道。污水坑。柴火垛。林立的烟囱管。飘扬的“万

    国旗”。端着尿盆的女人。集体等班车接送、在城里上学的孩子。东张西望的野狗。

    富态十足的白鹅群。大白天,总是很静。晾出许多被子和床单。但这儿每天进进出

    出又很热闹。每天都有假期已满、急着回哨卡去销假的军官,满面红光,着装整齐。

    每天又有刚获准从哨卡赶回来度假的风尘仆仆、胡子拉碴的军官。你看,在这院里,

    过了九点,太阳比烟囱高了,才懒洋洋穿着件军绿色的球衣,单裤,在台阶上打哈

    欠,伸懒腰,横着脖梗儿都不知上哪去打洗脸水的家伙,准是昨儿个才到家的。这

    头一夜的辛苦兴奋,到这会儿还没转过向来哩。至于那些一早就起来忙着劈柴,晾

    被子、晒干菜、清地窖。修理手推车,见人就喜笑颜开,赖了巴卿的,则至少已回

    来四五天了,正在二度蜜月的高潮期。还有那些突然又穿得板板正正,动作迟缓,

    目光忧郁或慈祥,家门口特别平静无事的,那大概一两天里又要出发回哨所销假了。

    他们虽然在一个院里住,但各自的哨卡却离得相当远,互相之间并不熟识。另有一

    些,早已调到别的军分区部队或机关,因为舍不得这儿的地窖和小窝棚,舍不得这

    儿的白菜和土豆,赖着没搬家的,回这儿来,跟其他军官更说不上话。说不上话,

    也没啥。回这儿来,本来就是只为了还那些在老婆娃娃跟前欠下的“债”的。其他

    的,一概可以不论。

    这两天,肖大来也在这院里住着。留守处腾出两间房,办了个小小招待所。平

    时没人上这儿来住招待所。“招待”‘的都是替院里干活的临时工。八张简陋的木

    板床。被子够黑够腥臭的了。茶壶盖儿没一个囫囵整的。炉渣堵着炉门。窗帘布上

    沾满了去年夏天或前年夏天或家族史更悠久的那些苍蝇崽们留下的尿点点。窗台上

    总有几个没洗的碗或空酒瓶。歪歪倒。

    骑兵连的连长来办事,完全可以住城里的高中档旅社或宾馆。但宋振和交代他

    这个任务时,就要他到这儿来住,到这儿来把一包有关引水工程的绝密计划交给一

    位来自北京的“客人”。这位“客人”从合总身边来。合总已搬出陆军总医院。那

    一年,陆军总医院里住满了级别比合总高得多的军方或非军方首长。他们并不是真

    有病。只是需要陆军总医院这样的环境。总医院不许任何人冲击。冲不进去。在总

    医院人满为患三个人才能摊到一个特别护理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泥日简介 >泥日目录 > 第二十五章 来自另一世界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