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青梅余味
刻间消弭于无形。

    她安心地低头,微微而笑。

    长夜寂静,两人相对而坐,在她前面的李舒白抬眼看见她低垂的面容,案上的宫灯在她的面容上投下淡淡的晕红颜色。她玉白的脸颊上,隐约透出一种桃花般的颜色,娇艳柔软,仿佛此时暗夜中,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春日正静静地绽放在他的身边。

    他看见灯光在她的睫毛上,如同水波般轻轻一颤,他立即转开自己的目光,赶在她看向自己之前,将自己的眼睛转向案头。那里的琉璃瓶中,红色小鱼正一动不动地安睡着。

    仿佛为了打破这种沉默,李舒白转而问起其他事:“之前说的,让你给我的一个交代呢?”

    黄梓瑕顿时想起今日在击鞠场上,李舒白对她说的话。她帮助被李舒白从仪仗队中除名的人,等于是暗地里跟他对着干,简直是不把这个主人放在眼里了。

    她顿时感觉到比面对王蕴还要巨大百倍的压力,连呼吸都略微加快了:“王爷是我的主人,对您,我尽忠;张行英是我朋友,对他,我守义。虽然忠义两难全,可张行英对我有恩,我除了守义之外,还要守礼报恩……所以我思前想后,只能先帮他了。”

    “所以,你们之间的关系,比较亲厚,而相形之下,我则比较疏远,是吗?”李舒白瞥了她一眼,说,“黄梓瑕,你真是有情有义,亲疏分明。”

    黄梓瑕顿时觉得自己后背的冷汗都沁出来了,她下意识地辩解道:“王爷对我恩重如山,黄梓瑕大约今生今世也还不起……而张行英是我还得起的。”

    李舒白在灯下看着她,见她一直乖乖地低头,一副理亏局促的样子,灯光打在她的面容上,隐隐波动,如蒙了一层不安的轻纱。

    他这才微微一哂,说:“其实,张行英如何,我亦没兴趣过问。只是我不喜欢你私自行事。”

    她赶紧俯头表示认错。他便转了话题,问:“荐福寺的事情有什么进展吗?”

    黄梓瑕赶紧将今日在荐福寺的见闻说了一遍,然后又比画给他看:“那根铁丝大约两尺左右长短,并不是笔直,生锈的那一端有半圆弯曲弧度。直的那一端似乎被淬炼过,有一些轻微幽光。”

    “我明日去大理寺找来看看,”李舒白说着,又看向她,说,“还有,我今日答应了同昌公主,让你插手调查她身边的古怪,但其实,你无须太过紧张。她虽是公主,但你是我府上的人,并不归她差遣,你介入此案也只是帮大理寺的忙,与她无涉。所以,她若有过分要求,你推给崔纯湛即可。”

    黄梓瑕一边在心里悄悄为崔纯湛默哀了一下,一边应道:“是。”

    “以及,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李舒白淡淡说道,“这两件事,驸马与荐福寺内那个宦官魏喜敏的死,到底有没有关系。”

    “击鞠场上发生的这件事情,内幕却这么复杂,所以……”一开始,她是真的不愿惹火上身。黄梓瑕心想着,无奈地朝李舒白看去,用眼神问,你不是一开始也不想介入此事的吗?

    李舒白明明看出了她的疑惑,却并不说话,只是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两下,似乎在考虑什么,但终于还是抬手拉开抽屉,取出一张纸递给她。

    黄梓瑕疑惑地接过,凝神看着上面的字。

    成都府举人禹宣,前月赴京备考,于国子监为学正,协理周礼杂说。同昌公主闻其名,邀之入府讲周礼,禹固辞再三未果,五日一次入府讲谈。

    纸上只有这寥寥数语。黄梓瑕放下那张纸,抿着唇看向李舒白,却没说话。

    李舒白淡淡说道:“关于此事,市井颇有流言。”

    刚刚在看到禹宣与公主府的关系时,还能勉强镇定的黄梓瑕,此时脸色终于微微一变。

    关于同昌公主与禹宣的市井流言……至于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簪中录2·九鸾缺简介 >簪中录2·九鸾缺目录 > 六、青梅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