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节 《新·平家物语》
这样的时代风气,不能说没有。但是,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是,缺少能使自己不惜为之豁出一切的人生目标,可能是缺少耐力的更重要的原因。

    而且,源赖政虽死,但他的死却使源氏一族开创了基业。

    他虽被咒骂为quot;走狗quot;,但他的死,对源氏一族说来,绝不是quot;轻于鸿毛quot;的。

    人生的意义,由生存意义来决定。生存意义又和死的意义互为表里。

    对自己的死,发现出对未来的巨大意义,从而甘愿就死的赖政的一生,也许可以说是一个盖棺论定的人的生存意义吧。

    义经身上的quot;温情quot;与quot;刚毅quot;

    在《新·平家物语》的登场人物中,不能不提及的人物是源义经。这不只是因为他的人生道路大起大落,充满了波澜变幻,也不只是因为他的人生乐章的最终一曲极为悲惨,而是因为在他的人生道路中所流露出的人性本身,给许多人以感动的缘故。

    特别是在《新·平家物语》中,作者所塑造的义经形象,似乎是寄托了作者吉川英治先生的理想的领导者形象,义经这个人物的魅力被描绘得栩栩如生。

    凝缩在义经的短促一生中的戏剧性,是尽人皆知的。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色彩极其绚烂的。在平治之乱中,他的父亲源义朝败亡,他被寄养在比睿山的末寺——鞍马山鞍马寺中。

    他十五岁时,在即将剃发为僧之前,从寺中逃出,奔往平家势力所达不到的陆奥。当他听到赖朝起事之后,他率领和他结成主从关系的quot;草实党quot;的年轻武士们,去参加了赖朝的队伍,兄弟得以相见。以后,他作为源氏的一员勇将,在一谷、屋岛、坛之浦等战役中英勇战斗,灭掉了平家,但并未得到任何勋赏,相反,由于其兄赖朝为谗言所动,义经四处逃匿,最后在衣川结束了他的一生……。

    在悲剧性的波澜中执著地活下去,智勇兼备、情深义厚的义经形象,既是可悲的,又给人以极强烈的感动。其中尤其使人深为感动的是,他与quot;草实党quot;等他的这些部下结成的牢固情谊。这种人的结合的牢固纽带,使赖朝深感畏惧,也深感不快,这最终成了义经之所以被放逐的重要原因。而这种主从的深厚情谊,很可以说明什么是人与人的纽带的内容。

    在小说中有一个场面:那个曾经射中扇靶子的那须与一宗高①与其弟大八郎宗重,时隔十年再会,两人进行交谈。

    ①那须与一宗高——镰仓初期源氏方面的武将,以射中平氏在舟中揭起的扇靶子,博得源、平两军的喝采。那须资高之子,quot;宗高quot;是他的本名。

    大八郎是义经的部下,与一是赖朝的宠臣梶原景时的部下。

    与一的第一句话就说:quot;弟弟,你真幸运,难道你不感到幸运吗?quot;大八郎问道:quot;为什么?quot;与一回答说:quot;你在判官①身边嘛。同样是部下,遇上好的主君那就太好啦quot;(quot;八岛之卷quot;)。

    ①判官——指源义经。

    对于臣下说来,义经的确是为源氏的臣下所羡望的。那么义经之所以如此受到臣下的爱戴其原因何在呢?义经本人所具有的魅力虽然很多,但一言以蔽之,可以说是他善于体贴人,他爱部下情深意重。他对辩庆①的母亲、原是他的奴婢的阿雨婆的爱怜,可以说是这方面的象征。当他和阿雨婆相会时,送给她旧里衣和点心,象对待母亲一般尊敬她,庇护她。而且答应了阿雨婆把她一起带到京都去的迫切要求,把自己的马让给阿雨婆乘坐,甚至他自己要为阿雨婆牵马。这本是一次十分危险的行旅,带着老媪同行,该是甘冒多么大的风险与苦辛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人学简介 >我的人学目录 > 第一节 《新·平家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