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部分:经典错误:大学生就业神经紊乱症
就是再扩大许多倍也不能算多。

    中国大学生对社会需求而言,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就业难的问题,只是难在人心上,难在观念上,难在我们的思维方式上!许多大学生小公司不去、没有底薪需要靠业绩提成的工作不做;自己创业吧——创业所需要的企业家精神在中国学生身上又是一种罕见的品质,私营企业被很多人鄙夷;国营企业又失去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吸收力;外企——许多人虽然向往外企但自身却没有获得外企所需要的那种素质和文化,因此也是欲进无门;最后剩下政府机关——但可怜的政府机关啊,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人浮于事的压力中喘气,从延安时代以来六十多年更一直在“精兵简政”的梦想中呻吟……中国青年就业,路在何方?

    路在何方?路在市场上,路在就业意识上,路在就业意识铸就的求职和就业能力上,路在中国教育改革开始强调就业出路和目标上!

    本文讲的不是大学生如何就业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在许多地方都有一如既往的观点。但因为你提到“研究生比本科生好找工作”这个观点,所以我要表明一下我的立场。我反对你这种说法,更反对,基于这个错误的认识再做一次错误的决策,为了躲避就业的挑战而考研。我并不反对考研,我反对的,是没有目的的考研,就如同我从来不反对留学,只反对没有目的的留学一样。

    想考研吗?请告诉我:毕业以后你想做什么?

    在我所留学过的美国、加拿大,所谓考研也是很流行的东西。但是,美国人考研,和中国人考研有一个根本性的目的性上的区别。美国教育体系,把研究生教育系统,分为两个大的范畴,一个是学术类科系,academic faculty;一个是职业类科系,professional faculty。

    考研读学术类专业,是为了读到博士做研发、当教授,在大学和大公司研发部门(包括李文和先生就业的美国政府出钱的实验室即研究所)为主的研究和机构“就业”。物理学、数学、化学、文学、哲学、历史学研究……等等学科,在美国非常发达繁荣,引导着文明的挺进。因为,从事这些学术研究的人,都享有不低于社会平均机会的“工作待遇”、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就业保障”、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

    而职业类研究生,人们读它也是为了能够获得在某个职业领域就业的资质和技能,从而实现在这个领域里的“就业”目标,做一个professional——专业人士。比如律师、教师、医生、药剂师以及建筑师、工程师等等职业。我曾经在多次演讲中提出,对于美国人的职业类硕士学位教育,我们不能翻译为研究生,而应该称之为“大学后职业教育”post-graduate professional education,或“职业硕士教育”professional training for an Master’s degree。这样咬文嚼字是有意义的。因为名不正言不顺,把这种本质意义上的职业硕士课程,翻译和理解成“研究生”教育,容易造成观念上的混淆——这些学位,只是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资格”为主要目的,不以“研究”为目的,根本不需要学生去发现什么“未知”的东西。你在那里,只是记忆、理解、分析、掌握某种行业从业的知识和能力,从而获得进入文明社会重要职业的——比如律师、医生的准入证而已。美国的职业人士,很多都要求在两个学位之上,再考一个执业执照。我遇到过好几个法律学生,本科硕士都有,他们在即将可以参加律师考试的前夕,脑子里只有一根继续升学的筋。及早知道自己错误的,也许能够悬崖勒马;太晚发现求学真谛的,其实已经为邪教殉葬。本书有两篇文章“律师心中的解放区”以及“无头律师欲磕头”,就是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线图简介 >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线图目录 > 第三部分:经典错误:大学生就业神经紊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