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火种交给别人而后自己倒下去的时候,吐蕃大地就先在一条线上后在一片原上渐渐燃烧起来了。文明的链条就是这样:一个较为先进的民族往往会用自己的屈辱、悲愤乃至死亡,来推动另一个民族的进步。尽管双方都是无意识、不情愿的。
许新国说:吐谷浑原来是辽西慕容鲜卑中的一支。公元四世纪初,这一支强悍的鲜卑人不耐烦辽西天地的逼仄,要去寻找新的家园了。他们在首领吐谷浑的率领下,穿越蒙古高原,翻过绵延不绝的阴山山脉,西迁到现在的甘肃东南部和青海的东部。那时候这个地方是羌人部落的家园,吐谷浑人来到这里生存的首要条件,就是拼命打仗并且胜利。他们做到了——征服群羌之后,他们创立了自己的国家,并以先祖之名为姓,以吐谷浑为国。
许新国说:三百五十多年一眨眼就过去了。逐渐强大起来的吐蕃人浩浩荡荡翻越几乎是不可征服的巴颜喀拉山,涉过黄河源头的星宿海,一举攻灭吐谷浑。这是公元663年,吐谷浑作为一个国家在地球上迅速消失了。吐谷浑王诺曷钵和妻子弘化公主逃亡凉州,虽生犹死。吐谷浑故地全部纳入吐蕃王朝的版图。但是国家的消亡并不等于部族的消亡,吐谷浑军队的战士们被急需扩员的吐蕃将军收编,吐谷浑国的十多万遗民成了吐蕃的百姓。文明开始蔓延,两个民族之间的水乳之盟由此开始。残酷的历史直到这时才从鬼脸后面露出了一点温情。
更令人着迷的是,《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了一支得到战胜国吐蕃王朝优待的吐谷浑部族,他们在接受同化从而也同化别人的过程中,仍然保留了自己的建制、自己的可汗、自己活动的特定区域、自己民族的组织结构。他们作为吐蕃王朝的邦国存在,要向吐蕃称臣朝贺,交纳赋税,还要为吐蕃提供物资,当兵打仗。后来,他们的汗王死了;再后来,他们淡漠了祖先,下意识地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吐蕃人。史书不可能记载他们的终结,记载终结的只能是坟墓。都兰墓群的发掘,使我们有理由认为都兰草原、察汗乌苏河流域,就是这最后一支吐谷浑人活动的地方。从这里开始,吐谷浑人在已经来临的末日中,给吐蕃王朝带去了文明之光:代表物质享受水平的丝绸、象征精神高度和终极关怀的人头鼓以及真言、推动吐蕃历史发展的文字。
许新国说:我能介绍的情况就是这些,你们说说吧。
罗山和成金明说:现在看来,你们是一定要去了?
我们互相看看,最后由孙学明说:是的,我们要去,已经决定了。
马卫国说:到了这一天,你们必须往前走,前面有险恶,也有超绝万物的信道。
周宁说:三个川西的喇嘛、一群朝圣拉萨的甘南人、两个拉着骆驼带着海螺的信徒、一个失踪了的日喀则民工,他们都朝着西藏的方向走了。我们大概是要去追踪他们吧?
张文华说:没错,人头鼓肯定与他们有关,只要往西藏去,就离不开青藏线,咱们追就是了。
回到都兰县城时已是下午两点,大家都饿了。在一家穆斯林餐厅里吃饭,粉汤、大饼、干拌、拉面,再加上几样炒菜,香得大家直流口水。又是马卫国买单。孙学明不让。马卫国说:就算是我给你们饯行吧,就要分手了,再想买单已经没有机会了。
饭罢,一行人马上分成了两拨:罗山、马卫国、成金明、许新国就要乘坐马卫国的皇冠轿车返回西宁,而我们——周宁、张文华、王潇潇、孙学明、我以及两位司机刘国宁和张长寿将分乘北京吉普和切诺基驶往格尔木。
孙学明说:你们先走吧,你们路远,送君送了将近五百公里,已经够意思了。
许新国恋恋不舍。他非常想和我们一起出发,但是不能,他后天将赴德国,参加国际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美国和法国的朋友、德国和意大利以及日本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