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中医常识
”这八个字我相信所有学过内经的人都知道,很多专家也论证这八个字是养生的法则。我不否认这些,但我更认为这八个字真正体现了“内经针法”的精髓所在。这套针法的一切法则及依据均是按照阴阳的变化和平衡来考虑的,同时在具体操作时,又完全可以用数来明确表达的(见下面的分析);?

    2)三阳在头,三阴在手:三阳指阳明、太阳、少阳经,其盛衰在人迎处表现;三阴指太阴、少阴、厥阴经,其盛衰在寸口处表现。(人迎盛表示阳有余,寸口盛表示阴有余);?

    3)内经针法与三大回环系统紧密相关;?

    4)若盛一倍,则用第三套回环系统,即:盛一倍,用足(补少阳胆经,泻足厥阴肝经);盛一倍而燥,用手(补少阳三焦经,泻厥阴心包经);?

    盛二倍,则用第二套回环系统,即:盛二倍,补太阳膀胱经,泻少阴肾经;盛二倍而燥,补太阳小肠经,泻少阴心经;??

    ??

    盛三倍,则用第一套回环系统,即:盛三倍,补足阳明胃经,泻足太阴脾经;盛三倍而燥,补手阳明大肠经,泻手太阴肺经。?

    5)若阳有余而阴不足,与上述所述相反。??

    ??

    6)先补后泻原则(若二者都虚则不能扎针,要先吃药);两补一泻或两泻一补,阳经上全部是“二”(个穴位),阴经上全部是:“一(个穴位)“。?

    7)针刺频率:“厥阴--少阳”回环系统:一天一次;“少阴--太阳”回环系统:二天一次;“太阴--阳明”回环系统:一天二次。??

    ??

    8)表里经是用来调节阴阳平衡的;手足各三对同名阳经是用来接通经气的。?

    9)补泻穴位的位置关系:补者在高位(近头位置),泻者在低位(远头位置)。??三、进一步的思考??

    一)我们的脑海里一定要有三大回环系统的概念,即:?

    1)太阴----阳明回环系统?

    少阴----太阳回环系统?

    厥阴----少阳回环系统??

    ??

    ??明白了三大回环系统的概念,你再去看内经,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从不清晰变得易于理解了。??

    ??

    2)从三大回环系统又可以很容易推导出别通的概念,而且一目瞭然,直奔主题,大道至简。?

    很明显从这张图里,我们马上就发现了六对别通关系:??

    ??

    肺与膀胱相别通(手太阴----足太阳);脾与小肠相别通(足太阴----手太阳);?

    心与胆相别通?(手少阴----足少阳);肾与三焦相别通(足少阴----手少阳);?

    心包与胃相别通(手厥阴----足阳明);肝与大肠相别通(足厥阴----手阳明)阴有余而阳不足:

    二)取穴的原则??

    ??

    ??“内经针法”里主要是二补一泻或二泻一补,也就是要处理好这三个穴位间的关系,其要诀就是我在前面说的话:补泻穴位的位置关系:补者在高位(近头位置),泻者在低位(远头位置)。有人以络穴来划分所谓补、泻的说法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对的,但肯定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我们以祝华英道长书中的那个病案来说:足太阴脾经的络穴是公孙穴,三阴交肯定比公孙穴高,那为何还是错的?(道长后来改了穴位,就马上见到疗效了)就是要相互比较,这很重要。以络穴来划分的话,从理论上看似乎很对(大家可看络穴的定义),实际上是不对的,临床上也证明了这一点。再者,除非你的针灸手法很好,否则根本不行。我在讲座里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个道理,特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贴身御医简介 >贴身御医目录 >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