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督学福建
uot;下午一个门生来府上拜见,叩头时,我想起了一副对联,忍不住笑了起来,现在想起来,又忍不住发笑。"“那你说说,想出了一副什么对联?"倩梅忍不住催问了一句。
马夫人猜想他准是又想出什么坏话,不然怎么会这样如痴似呆地发笑。便说道:"你嘴里吐不出好话来!"“冤枉,冤枉。实是一副很工整的对联!"纪晓岚赶忙辩解。
"那你就说出来看看。"马夫人说道。
纪晓岚摸摸鼻子,仰头吟道:今日门生头点地——
吟到这里,停了下来。妻妾们不感兴趣,说他这是什么话,庸俗不堪,还是大才子做的对联呢?便催他念出下联。于是他又继续吟道:"昨宵师母脚朝天。"这下可好,把妻妾三人都逗笑了。他自己反倒不声不响地喝起茶来。
马夫人说:"你的毛病怎么就是不改?!"看大家转忧为乐,他便站起身来吩咐大家回各房中歇息,自己也回房睡下了,一夜无事,不再叙及。
出都这天,及门第子刘权之、诸重光、孟生蕙等为他送行。出了京门,分手的时候到了,纪晓岚要弟子们止步回城,道别时吟诗一首:《留别及门诸子》,诗云:祖帐青门握手频,临歧犹自语谆谆;皇恩四度持文柄,远道三年别故人。
天上鹓鸾怀旧侣,园中桃李待新春;
明时稽古多荣遇,努力京华莫厌贫。
登车启程,纪晓岚奔上了赴任的征途,到济南改乘舟船,沿运河南下。
一路行来,山川秀丽,大饱眼福。纪晓岚在舟中吟哦不断,作了几十首诗,后来结集为《南行杂咏》。
单说这天,他正站在船头眺望江中景色,后面一条大船鼓帆而上,很快就超到前面。
大船上坐着一位老年人,灰白的长髯迎着江风在胸前飘荡,看上去甚是潇洒,那位老人回头打量着纪晓岚。忽然间,大船慢下来,两舟并行前进。
老人站起身来,差人递给纪晓岚一张纸条,纪晓岚不解其意,赶忙接在手里,展开看时,只见上面写道:"我看阁下必是一位文士,现有一联,阁下如能对出,敝船自当退避三舍,如对不出,只好委屈阁下在后啦。"接着写的是他的上联:“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一向才思敏捷的纪晓岚,这次居然碰到了对手,一下子被这句上联给难住了。
这是一副语意双关,而又谐音与两位古人名字相同的联语,"橹速"暗含"鲁肃","帆快"暗含"樊哙",一文一武,正巧构成了双重含义:表面的意思是橹不如帆,暗含的意思是讥笑文不如武。"看来这老家伙一定个武夫出身喽,我必须回敬他一句。"但一时想不出恰当的对句来,纪晓岚心中急如火燎。
那位老者看纪晓岚皱起眉头,半天没有答话的样子,想必是对不出下联,哈哈一笑,向船夫挥挥手,鼓棹扬帆而去。
纪晓岚听到他的笑声,心里像打翻了醋坛子,酸溜溜的不是滋味。
一代奇才纪晓岚,第一次被人难住,怎肯善罢干休,一路上他搜肠刮肚,竟没有想出下联,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是事实。一路上闷闷不乐,几乎到了如疯如魔的地步,再好的风景也无心观赏了。
纪晓岚暗暗想道:尚未到任,就吃了一闷棍。南方文化发达,确是地灵人杰,人才荟萃埃今后尚不知会遇到什么麻烦。
到了福州,主持院试的论才大典时,乐声轰鸣,他心头一亮,暗叫"下联有了。"他对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