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若干国家军事战略
时,苏联的经济已经从战争造成的严重破坏中恢复过来并有所发展,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经济实力仍远落后于美国。此后几年间,苏联的核力量迅速发展。1954年军队开始装备核武器,1957年发射人造卫星和洲际导弹,1960年组建战略火箭军。随着核力量的发展,军事战略发生重大变化。从赫鲁晓夫执政时起,特别是1956年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以后,在苏联领导层和苏军内部,就核武器出现后现代战争的性质、特点、作战方法等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60年代初制定出新的军事战略。新战略的主要依据是:未来的战争一旦爆发,将很快扩大为世界大战,不可能把战争保持局部化;世界大战必然具有火箭核战争的性质,即战争中的主要武器将是核武器,核武器的主要投射工具将是火箭;这种战争具有空前的毁灭性,苏联已拥有用一次核突击将美国的任何目标全部摧毁的能力;这种战争将突然地爆发,因而战争初期的作用大大提高,将决定战争的发展和结局,持续的时间则将很短暂。所以,火箭核武器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进行战争的方法。新的军事战略认为:在火箭核战争中,战略防御是十分有害的、不容采取的战略行动,防御将作为一种被迫采取的战斗行动在战役和战术范围内发挥作用;传统的、由陆军起主要作用的战略进攻也已失去意义;火箭核突击很难说是进攻性行动还是防御性行动。苏军在未来战争中的战略行动将有四类:一是火箭核突击,目的是摧毁敌方的军事经济潜力、破坏其首脑机关、消灭其战略核武器和主要军队集团,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行动类型;二是陆战场的军事行动,目的是通过进攻战役消灭敌军、夺取重要目标、占领敌国,也会发生阻止敌军入侵的防御战斗,核武器将在陆战场上起主要作用;三是对敌方核突击的防护,这对胜利地进行战争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四是海战场的军事行动,目的是消灭敌海军、破坏其海上交通线、使本国免遭来自海上的核突击,这种行动将在世界各大洋进行。根据这项战略,战略火箭军是苏军实力的基础和进行战争的主要手段。所以,可以称这项战略为" 火箭核战略".由于苏联这时还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可能从世界核灾难中得到胜利,这项战略的主要意义是阻止美国对苏联发动核袭击和提高苏联的国际地位。这项战略导致轻视常规军事力量的作用和否定常规战争的可能性,引起苏联军界的不满。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执政后,苏联的军事力量继续增强,70年代初实现了与美国的战略核力量均势。苏联的军事战略理论也逐步发生变化。变化之一是对核战争的态度更加谨慎。从60年代后期起,由于核武器数量的增加和战略预警系统的建立,苏联军界认为,对方发动先发制人的突然袭击已不会使其得到决定性的优势,也不会使其免遭巨大的破坏和杀伤,摧毁性回击将是毫不迟缓和不可防备的。出于这种认识以及国际局势的缓和,苏联在70年代中期以后提出核战争的危险已经减少或推迟,但仍继续认为火箭核大战是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火箭核武器是进行战争的决定性手段,强调核战争持续的时间可能" 相对持久" ,核战略的出发点应是准备进行并赢得长期的核战争。变化之二是更加注重常规战争。勃列日涅夫执政后不久,就改变了赫鲁晓夫主张的轻视常规战争的观点。70年代初苏联进一步明确提出:未来战争的样式既可能是核战争,也可能是常规战争;既可能是世界大战,也可能是局部战争;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发生常规世界大战;但在东西方直接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有所减少的情况下,局部战争的作用明显提高;常规战争仍将以核武器为后盾并可能发展为核战争,局部战争亦如此。苏联对常规战争态度的变化,是与世界上频繁发生局部战争以及60年代初美国军事战略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世界当代军事史简介 >世界当代军事史目录 > 2.若干国家军事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