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写家书寄呈文字 游古寺雅赋诗歌
chap_r(); 话说是科皇上钦派太师李锡九为正考官,命左都御史杨永芳、吏部左侍郎黄天爵为副考官,命翰林院侍读方从哲等为同考官,于初六日入闱,各省举人于初八日进场。程公屈生及张陆仇等五人入场,各分东西,坐号大家不知,只好一人在矮屋中静坐养神,晚饭后归寝,睡至三更醒来,题目已下。首题是:“为人臣止于敬”,次题是:“及其使人也器之”,三题是:“天下之民举安”,诗题是:“仙露明珠”得方字。
屈生接了题目,振作精神,先将书理细味,然后再想意思,奋笔直书,不过一时,首艺已脱稿。从新打磨细改,续作二三艺,文到妙来无过熟,屈生文章纯熟,果是锦绣珠玑。作完文后作诗八韵,诗声调铿锵,无疵可摘。屈生作罢文诗,改了又改,斟酌到尽善尽美,方才誊真,出场时已下午时候。
到得小寓中,那朱公父子已在寓中恭候。屈生忙上前打恭称谢:“劳动远来,于心殊抱不安。”
朱公道:“老朽此来不专为贤甥婿也,还有程老夫子与三个门生。”
屈生道:“虽如此说,究竟一半为甥婿,焉敢不言谢也?”
朱公道:“文章如何得意?可将文稿取出,老朽先睹为快。”
屈生乃向怀中取出文稿,幸不潦草,朱公接过细看,三篇都看毕,面带欢容向屈生道:“恭喜恭喜,必中无疑,可决不出前五名。”屈生逊谢。
不过片刻之间,程张亦出场。朱公上前称贺,要看文稿。程公即向卷袋中取出递于朱公,屈生忙站立在旁同看,只有首艺与诗,朱屈二人看罢,赞不绝口,共道:“定然是会元。”
又向张生要文稿,张生道:“原稿不清楚,恐老师看不出,容门生誊真再呈钧诲。”
程公向屈生要文稿,朱公递与程与张同看,看完后程拍手云:“胜我百倍,定居龙头。惭愧我附骥尾而已,到底英雄出少年,今始信其言也。”
屈生谦让道:“晚生不过完卷而已,不足言文。如先生大作,方称得起元著超超,令人一读一击节。此文一出,堪为后学津梁矣。”
程公大笑道:“屈老先生言太重了!愚弟乃驽钝老马,勉受鞭策,但求不失坠倾倒已足矣,焉敢与阁下上驷腾骧,千里并驾哉!”
朱公道:“彼此都不必谦恭,据弟看来,总而言之并皆佳妙,俱是榜上人。齐驱并驾无分高下,一定作同年也。”
随后陆仇出场,也不肯取文稿给人看,一口同音说容誊真后再呈老师诲政。
当夜朱公命二子在城中小寓内住宿,好在席间劝饮,朱公不能相陪,告别出城回家。两公子遂命下人摆上酒肴,七人入坐畅饮。席间程屈向陆张仇三人要文字看,三人抵死不肯,都说是文章作坏无兴致,二三场止好完卷而已,决不敢望榜上有名也。
程公听他三人一样说话,不觉心中不快,于是正色向张陆仇三人道:“三位老先生既然肯俯就下交,忝同小寓,是不以外人待我也。何以元作秘而不宣,岂以我等为门外汉,不屑以佳文示我乎?岂有此理!”
张生见程公怒容满面,无奈止得向考篮中取出文章稿子递与程公说:“看是请老先生看了,但求勿向敝老师说知,恐老师闻之生气。实在晚生文章太不堪,见不得人,不信一看即知,非客气虚言也。”
程公无言,先接过文稿与屈生互观,那稿子也还清楚,并无看不出的字。看完了三艺一诗,程公大声嚷道:“很好的文章,极合作法,诗句尤佳,怎么说不好,怕老师生气?老先生你太过于自谦了,此文一定中的。”
又向二人索取文稿,陆仇二人只得也将文稿进上。看后程公都说可中,三子中张生之文最佳,中的必高。
话休烦叙,次日进二场,十四日又进三场,考毕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