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回归本性本善__学习心得07
人真的很会用艺术来教学,你看古人的如意,大家都见到过,有的是用玉做的,它的头是弯回来的,过去人上朝的时候都会手扶着如意。如意是提醒什么?回头,告诉一个真理,回头是岸,我们回头了就得如意,不肯回头,还在迷惑颠倒,得不到如意。回头就是指放下,佛法里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就是本经一开头所讲的「娑竭罗」,就是咸水海,就是苦海。在苦海里面你怎么能找到岸?你往前去找,愈找是愈苦,一回头,岸就在后边。所以就是让你放下,你放下,苦就没有了,四如意足教我们放下。前面三十七道品里面,第一科叫四念处,四念处是让我们有这个观念,观身不净这四个观念,这是让我们看破,看破就是让我们明白;四如意足是教我们放下,看破放下这是佛法的真谛。四如意足具体说明包含以下四条,第一条叫做「欲如意足」,第二叫做「念如意足」,第三是「进如意足」,第四是「慧如意足」。欲念进慧四条,这四条都希望如意,都得到满足。

    我们先来看第一条欲如意足。欲就是我们讲欲望,也就是众生的希求,这种仰慕的事情,用我们现在人讲的梦想,这个名词。怎么样得到真正欲望、梦想的满足、如意?如果是在六道轮回里面永远得不到,如意足是一种超然的心态,当我们能够把欲望放下,你就得到欲如意足。你放下不,怎么可能得到自在?没听说过「欲壑难填」吗?你的欲望就像喝海水一样,愈喝愈渴,愈渴又愈喝,恶性循环,怎么可能得到如意?你怎么可能知足?知足了,放下欲望,你就得到欲如意足。

    现代你看我们整个社会,包括学校里的教导,真叫是误导众生。教大家什么?欲望,还说什么社会的进步的动力是人的欲望,这句话听起来很可怕。社会的动力是欲望,这个动力把社会推到哪里去?大家都为了欲望,都在那里争利,互相的斗争,孟子说的,「上下交征利,其国危矣」,这危险。现在不是讲国,整个地球成了地球村,所以「上下交征利,其世危矣」,世界就危险了。天灾人祸你看为什么这么频仍,欲望真的是毁灭世界。为什么我决定要离开商学院不教金融课了,为什么?教不下去了。我们金融课的,经济的模型都是建立在一个前提的基础上,就是人要有欲望,人要竞争,如果没有欲望,没有竞争,现代经济学理论全部没有理论基矗所以一套都是在误导众生,再这么下去真的是误人子弟。像以前李炳南老师所讲的,将来可能堕二十层地狱,十九层的都没有,可能是二十层。现在确实放下了,放下教世间的这种学术,变成教大众圣贤觉悟,这等于是赎罪。过去误导众生,现在回头,现在回头是如意足,放下。

    第二个四如意足所讲的是念如意足,念是指一心正住的意思。念要纯一,心要不动,就能够得到念如意,就自在了。就像《金刚经》里面,你看须菩提尊者他每天看世尊生活,这是世尊的常随众,就像我们现在老跟着师父,看着师父,每天看。早上起来,一直到出去外面托钵、讲经回来,世尊回来之后,洗完脚上座。有一天须菩提就看明白了,他就痛哭流涕,看到世尊真的是如意、自在。他就向世尊请教:「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请教这两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念头应该住在哪里?怎么样降服我们的妄念、妄心?这是一般修行人都遇到的困惑,不知道念住在哪里,所以得不到念如意,世尊就给他讲了一部《金刚经》就教导他。

    《金刚经》告诉我们什么?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的念住在哪?要住在无所住,就是念不要住在任何的地方,叫无所住,你没有下脚的地方,这听起来很玄。后面世尊还给我们讲一句「而生其心」,都没有下脚处还怎么生心?念头都无所住了又怎么生心?好像挺矛盾,真的我们凡夫不知道如何去下手。佛看到我们凡夫很可怜,真的教你这句话,你看根性利的人一听就明白,六祖惠能一听这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回归本性本善__学习心得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