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被人称为韦苏州。
②无赖恃恩私:仰仗(皇帝的)恩宠干尽各种无赖事,为所欲为。
③里中:街坊邻里。横:横行霸道。
④樗蒲:古代一种赌博游戏。因为游戏中用于掷采的骰子最初是用樗木制成,故称樗蒲。
⑤窃:窃取。此处指奸污。
⑥司隶:此处泛指一般官吏。
⑦白玉墀:宫殿前的玉石台阶。亦借指朝堂。
⑧长杨:帝王的苑囿,本为秦国历代秦王春獀之所,因为苑中宫殿四周植有杨树数百,遍布宫苑之内,故而称作长杨苑。
⑨两府:指丞相和御史。
⑩惸嫠:无兄弟与无丈夫的人,也用来泛指孤苦无依的人。
李肇:约为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累官尚书左司郎中,迁左补阙,入翰林为学士。元和中,坐荐柏耆,自中书舍人左迁将作监。著有《翰林志》一卷、《国史补》三卷等。
高适:字达夫,唐朝著名边塞诗人。
【译文】
《韦苏州集》里,有《逢杨开府》诗说:少时跟随武帝(唐明皇),恃恩干尽坏事。街坊任意横行,罪犯藏在家里。白天招人赌博,夜晚奸污妇女。官吏不敢追捕,照样在朝任职。随上骊山避寒,又去长杨打猎。一个大字不识,用酒消磨岁月。自从明皇死去,沦落便被人欺。读书觉得太晚,拿笔学写诗句。两府(丞相御史)开始收录,礼部破格荐举。不能胜任朝官,抚恤孤儿寡母。忽遇杨家开府,忆旧不觉涕哭。玩味此诗,乃是韦应物自写少年时历史,竟然放荡到如此地步。李肇《国史补》说:韦应物性情高洁,生活简朴,没有欲望,住的地方,烧香扫地然后才坐。他的诗很有建安风骨,情致过人。这乃是他改正以后的事情。《唐书》未录这些事迹,没有给他立传。高适少年时也不得意,到了50岁才学作诗,但一作就很好。这都是天资过人,不能用常理论断的。韦应物为三卫郎,是在玄宗天宝年间,做事如此无法无天,然而官吏却不敢捕捉,那时时政的好坏,也就可想而知了。
秦用他国人
【原文】
七国虎争天下①,莫不招致四方游士②。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如齐之田忌、田婴、田文③,韩之公仲、公叔④,赵之奉阳、平原君⑤,魏王至以太子为相⑥。独秦不然,其始与之谋国以开霸业者,魏人公孙鞅⑦也。其他若楼缓赵人,张仪、魏冉、范雎皆魏人⑧,蔡泽⑨燕人,吕不韦韩人,李斯楚人,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燕昭王任郭隗、剧辛、乐毅,几灭强齐,辛、毅皆赵人也。楚悼王任吴起为相,诸侯患楚之强,盖卫人也。
【注释】
①七国虎争天下: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争夺天下。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②四方游士:四方游说之士。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众多,读书人习纵横之术,游历四方,希图出人头地。
③田忌、田婴、田文:田忌,战国时齐国名将,曾与田婴等大将帮助韩、赵讨伐魏国,在马陵道杀掉魏国大将庞涓。田婴,田文的父亲,齐国的丞相,讨伐魏国立下大功。田文,即孟尝君,齐国贵族,礼贤下士,有门客数千人,战国四君子之一。
④公仲、公叔:战国时韩国贵族。
⑤奉阳、平原君:奉阳君,战国时期赵国贵族。平原君,即赵胜,战国时曾经三次担任赵相,为人谦和贤明,据传有门客三千人,战国四君子之一。
⑥魏王至以太子为相:魏哀王九年,魏相田需去世,楚国担心张仪等人任相会对本国不利,于是楚相昭鱼游说苏代(苏秦胞弟)去说服魏王让太子襄王为相。
⑦公孙鞅:即商鞅,本为卫国人,被秦孝公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