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的为最佳。我看唐人七言诗,用茱萸一词的,还有十多人,随便摘录如下:王昌龄茱萸插鬓花宜寿,戴叔伦插鬓茱萸来未尽,卢纶茱萸一朵映华簪,权德舆酒泛茱萸晚易曛,白居易舞鬟摆落茱萸房,茱萸色浅未经霜,杨衡强插茱萸随众人,张谔茱萸凡作几年新,耿沛发稀那敢插茱萸,刘商邮筒不解献茱萸,崔橹茱萸冷吹溪口香,周贺茱萸城里一尊前,比起杜甫的诗句,的确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马融皇甫规
【原文】
汉顺帝时,西羌①叛,遣征西将军马贤将十万人讨之。武都太守马融上疏曰:贤处处留滞,必有溃叛之变。臣愿请贤所不用关东兵五千,裁假部队之号,尽力率厉,三旬之中必克破之。不从。贤果与羌战败,父子皆没,羌遂寇三辅,烧园陵。诏武都太守赵冲督河西四郡兵追击。安定上计掾皇甫规上疏曰:臣比年以来,数陈便宜:羌戎未动,策其将反;马贤始出,知其必败。愿假臣屯列坐食之兵五千,出其不意,与冲共相首尾。土地山谷,臣所晓习,可不烦方寸之印、尺帛之赐,可以涤患。帝不能用。赵冲击羌不利,羌寇充斥,凉部震恐,冲战死,累年然后定。按马融、皇甫规之言晓然易见,而所请兵皆不过五千,然讫不肯从,乃知宣帝纳用赵充国之册为不易得,所谓明主可为忠言也。
【注释】
①西羌:汉朝的时候,西边湟水一带,聚居着羌族人,称为西羌。
【译文】
汉顺帝时,西羌反叛,朝廷派征西将军马贤率领十万大军征讨。当时的武都太守马融上书说:马贤处处留滞,行动迟缓,军队日后必定会发生战败叛乱之事。我愿率领马贤所不用的五千名关东兵,假借一个军队番号,尽力以身作则鼓励他们,一个月以内,必定能击溃敌军。朝廷不接受他的意见。后来马贤果然被羌人打败,父子都战死了。西羌乘势骚扰关中地区,焚烧汉帝园陵。汉顺帝下诏命武都太守赵冲率领河西四郡兵马追击。安定上计掾皇甫规上书说:我近年以来,屡次上书谈边疆事宜:西羌还没有兴兵,我就估计到他们要反叛;马贤刚刚出兵,我就知道他必定失败。请朝廷给我屯守坐食之兵五千人,出其不意,与赵冲前后夹击。我熟悉这一带的山川地势,不必赐给我印绶和布帛,就可以清除边患。顺帝不听。赵冲果然失利,羌人大规模集结,西凉受到震动,赵冲也不幸战死。后来,又经过几年西羌才被平定。我认为马融、皇甫规的意见显而易见是正确的,他们要的兵又都不超过五千,然而汉顺帝却始终不肯答应,由此才知道汉宣帝能完全采用赵充国的计策,实属难能可贵。这就是所谓的只有对英明的皇帝才能进献忠言啊!
为文矜夸过实
【原文】
文士为文,有矜夸过实,虽韩文公不能免。如《石鼓歌》①极道宣王之事伟矣,至云: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陋儒编《诗》不收拾,《二雅》②褊迫无委蛇。是谓三百篇皆如星宿,独此诗如日月也。《二雅》褊迫之语,尤非所宜言。今世所传石鼓之词尚在,岂能出《吉日》、《车攻》之右?安知非经圣人所删乎?
【注释】
①《石鼓歌》:韩愈所作。石鼓文系我国最早的石刻,是秦代所为。内容记叙狩猎情状,文为大篆。章法整齐、辞严义密,音韵铿訇。
②《二雅》:《大雅》与《小雅》。
【译文】
文人做文章,有的人极力夸张以致言过其实,即使是韩愈这样的人也不能例外。如《石鼓歌》,极力称赞宣王的丰功伟业,甚至说: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陋儒编《诗》不收拾,《二雅》褊迫无委蛇。这是说《诗经》三百篇都如星宿,只有此诗才像日月。《二雅》褊迫这种话,尤其不是韩愈所应该说的。现在社会上流传的《石鼓歌》尚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