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净空法师主讲)
空的,什么都没有,虽然现出画面,并无染著。性为银幕,没有生灭、染净、增减,而画面则有生灭。明白之后,心地清净,叫作开悟。心中不再有妄想、执著、取舍、得失,离开一切虚妄的妄想执著,恢复自性的本体,自性是本来有的,所以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此即佛之知见,念佛人如明白这个道理入此知见,即是经上所说的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可知事实真相对念佛人说非常重要,若是明了就是明心见性。心是相,即诸法,诸法是心变的,阿赖耶变的。性即此地讲的空,自性的本体。性是本体,心是作用,见性即明心了。明心见性之后,不再有妄想执著,凡圣的见解也都没有了,说性说相,皆不可得,何况诸法,本来无一物,正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不起心,不动念,一切现象现前,清清楚楚,此人即是佛菩萨。有人说,既然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又何必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应知佛果地所证境界,根性利的人可以体会而不易证得。虽能体会而烦恼习气未能剧断,在一切境缘幻象中,还会起心动念,仍有可能堕入轮回。不但凡夫,连大菩萨都怕堕落,于是华严会上大菩萨们都发愿求生西方,如此看来,焉能轻视净土法门。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这一段说明世尊善巧的教学,前四句讲十二因缘,末一句讲四谛。十二因缘与四谛是佛教最根本的教义,说明生死轮回之事实真相。十二因缘总共有十二条,谓之十二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条循环不息,形成三世轮回现象。前二条属过去世,无明是因,因无明而引起的一切作业是行。有过去之因缘才有今生之果报。从识到受,这五条是今生果报。十二因缘中所说的无明非大乘经中所说的根本无明,而是枝末无明。根本无明破了就成佛,枝末无明破了只能断见思烦恼,证小乘辟支佛果。无明是迷惑,有错误思想见解,才有错误的行为。行即造业,造业必受报,受报必来投胎,投胎即是十二因缘第三个识,识俗称灵魂。他来投胎,真正因缘是无明与行,父母属增上缘,投胎要找有缘的父母,子女与父母之因缘不出四类,报恩、报仇、讨债、还债,有这种恩怨债务才生在一家。投胎之后在一两星期之内,什么都说不上,给他一个名字叫名色,名是说他有精神,色是说他是物质,以父精母血为身体,此刻尚未长成人的形状,世人谓之胎盘。在母腹中逐渐长大,眼耳鼻等逐渐形成,名为六入,即是胎儿。触是由母体出生,与外面世界接触。初生婴儿二三岁以前,只有触,没有受。当其有苦乐忧喜的感受时即是受。有苦乐之感觉,必生爱憎,故受缘爱,有爱必有取舍,故爱缘取,因妄取故即成业有。此爱、取、有三条是今生的因,有今生之业因,必有来生之果报,故有缘生,生缘老死。此是十二因缘运行之过程。昔日农村儿童往往到七八岁时还能保持天真,只有触而无受,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今天一两岁的小孩即能察言观色,已丧失了天真,很可怜。佛说投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引业,引导众生到什么地方投生,过去生中曾修五戒生人道,修十善生天堂。同样是人而生活享受遭遇迥不相同,属于满业。最重要的是今世修行,对爱、取、有特加防范,若先由爱上断,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反过来叫‘还灭论’,为何有老死,因有生,为何有生,因有行业,一项一项往上推,十二条中如有一项断掉,轮回就没有了。我们今生能下手修行的只剩三条——爱、取、有,只要断一个,六道轮回就解决了。生死业因即是爱,爱不重不生娑婆。贪爱五欲六尘,贪爱名闻利养,什么人能真正看得破放得下,就超越六道,永脱轮回。如不能在爱上断,在取上断也行。对一切法不取不舍,不舍是顺受,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目录 > 讲记(净空法师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