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平脉法
皮肤瘙痒,乃是风邪外泄于皮肤,所以名为泄风。风邪从皮肤入于经脉,则可能发生痂癞疠风。由于疠风发病较慢,所以说久久成痂癞,并不是隐疹的必然结果。但是疠风之前,确有先发隐疹的,亦不可不知。

    【原文】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译文】

    寸口的脉弱而迟,弱是卫气不足,迟是荣中有寒,荣就是血,血受寒邪则发热,卫是阳气,阳气微的心内饥饿,然而虽觉饥饿,但终因虚满而不能食。

    【评析】

    本条讲卫虚荣寒的脉症。

    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卫气虚而不固,则荣血易受寒邪侵害,相争于外则发热。荣卫皆为水谷之精气所化,其清者为荣,浊者为卫,今卫气衰微,亦与中焦阳气虚滞有关,所以虽然气虚而饥,却终因虚满而不能饮食。

    【原文】

    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译文】

    趺阳脉大而紧,脉大为虚,紧为寒盛,正虚而阴寒邪甚,应当见腹泻等症,较难治疗。

    【评析】

    本条讲下利正虚邪盛,为难治之候。

    虚寒下利,脉象应该迟小微弱,才为脉证相符,而易于治疗。今脉象大而紧,紧为寒盛,大为病进,乃正虚邪实之象,脉症不相应,所以为难治。

    【原文】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

    【译文】

    寸口的脉弱而缓,弱是胃中阳气不足,缓是胃中谷气有余,噫气吞酸,饮食不下,这是气滞不化,填塞于膈上的缘故。

    【评析】

    本条说明胃弱食滞,而为吞酸噫气。

    中焦虚弱,食物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则停滞不运,郁而生热,所以噫气吞酸,胸膈满闷而食不下。

    【原文】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译文】

    趺阳脉浮而紧,浮为气虚,紧为寒甚,气虚则腹部胀满,寒甚则腹中绞痛。气虚寒甚相合,则出现肠鸣,腹中气机转动,气机一转动则胸膈壅滞之气得以下行。若少阴脉不现的,是虚寒之气结于下焦,可致外阴部肿大且疼痛。

    【评析】

    本条论脾胃虚寒脉症与少阴虚寒脉症的关系。

    趺阳以候脾胃,少阴以候肾气,脾胃虚寒,所以肠鸣腹满而痛。若太溪部少阴脉不出,则肾气亦虚,虚寒之气积于下焦,寒水下趋阴部,则阴部肿大而虚福

    【原文】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①,身体痹不仁②。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③;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注释】

    ①三焦无所仰:仰,恃也,是说三焦失去依靠。

    ②不仁:失去感觉,不知痛痒。

    ③噫而酢吞:“醣古与“醋”通用,即噫气而醋心吞酸。

    【译文】

    寸口的脉微而且涩,微是卫气衰而不行,涩是荣气弱而不及,荣卫不能相互资助,三焦失去依靠,身体麻痹,不知痛痒。荣气不足,则身体烦疼,口难言语;卫气虚弱,则洒淅恶寒,频频呵欠。三焦不能各司其职,上焦失职,噫气而吞酸;中焦失职,不能消谷,不要进食;下焦失职,则二便失禁。

    【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伤寒论简介 >伤寒论目录 > 平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