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平脉法
,而气血亏乏减损,所以名曰损。“精气夺则虚”,所谓惵、卑、损,是对荣卫不足特征的概括。“缓”乃徐缓柔和,所以“卫气和名曰缓”。这里的“迟”,不是指三至的迟脉,而是舒迟从容之意,所以“荣气和名曰迟”。缓迟相搏,意味着荣卫俱和,则“阴平阳秘”,脉气内敛,因此名曰沉。总之,缓、迟、沉,又是对荣卫平和特征的概括。

    【原文】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①,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

    【注释】

    ①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之一,特点是其声清越。

    【译文】

    寸口脉缓而迟,缓脉是卫气调和之象,卫气充盛于外,故其人皮肤颜色鲜明,有光泽,声音清晰高亢,毛发生长旺盛;迟脉为营卫调和之象,营血盛于内,故其人骨髓生长,血脉充盛,肌肉丰腴结实。阴阳相互促进,营卫之气流通,刚柔相济,故身体强壮无玻

    【评析】

    本条从寸口脉缓迟,推知荣卫谐和而体强无玻

    【原文】

    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译文】

    趺阳脉滑而紧,滑是饮食在胃而谷气实,紧是停食不化而脾气强,胃实与脾强相搏击,反而自相伤害,这好比自己用手握持刀刃,因而造成创伤。

    【评析】

    本条论趺阳脉滑紧,主脾胃邪强而玻

    寸口脉主气血,故以寸口脉论荣卫,趺阳脉主中土,故以趺阳脉论脾胃。滑主胃之邪气实,紧主脾之邪气实,脾胃之邪各恃其强,则互相搏击,难免两脏俱伤,故有痛还自伤,以手把刃的譬喻。

    【原文】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译文】

    寸口脉浮而大,浮主正气虚,大主邪气实。浮大脉见于尺部的,是正虚于下,邪气关闭下焦,而致小便不通,即“关”;浮大脉见于寸部的,是正虚于上,邪气格拒上焦,故吐逆,为“格”。

    【评析】

    本条讲关格的脉症特点。

    所谓浮为虚,大为实:是以脉象论证正虚邪实的病理关系,临床病症往往是正虚邪实同时存在,关格也是这样,乃正虚邪实,气机升降失常的缘故。浮大脉见于尺部,是下焦邪闭,正虚气化不利,以致不得小便,所以说“在尺为关”。浮大脉见于寸部,是上焦邪壅,正虚气逆不降,以致吐逆,所以说“在寸为格”。

    【原文】

    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译文】

    趺阳脉伏而兼涩,伏则呕吐上逆,水谷不能消化,涩则饮食不得入口,这也叫做关格。

    【评析】

    本条讲吐逆而食不得入。

    【原文】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①,久久为痂癞②。

    【注释】

    ①泄风:风邪外泄。

    ②痂癞(jiālài):皮肤溃烂结痂。

    【译文】

    脉象浮而大,浮是感受风邪,大是邪气盛。风邪与正气相互搏结,轻的邪犯肌表而出现皮肤出疹,身体瘙痒,名叫泄风;重的风邪久羁不去,皮肤溃烂结痂,而形成痂癞。

    【评析】

    本条讲泄风的脉症与病机。

    本条脉浮大,乃正虚而邪风外袭,因而发生隐疹或痂癞。隐疹的特点为周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伤寒论简介 >伤寒论目录 > 平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