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3.的大众传媒
贪财和享乐所局限的“好生活”的牺牲品,以致除了看到他们(在电影里)静坐在一片漆黑中之外,再没有其他抛头露面的时候了①。在美国的恶俗演员里,玛格莉特-汉弥尔顿,即扮演影片《公牛术士》(TheWizardofOx)中的邪恶女巫的女人,在她所有的保留节目和换季轮演中都一直在狂敲滥打、挤眉弄眼、大喊大叫,一直折腾到80多岁,惹得评论员约翰-西蒙不得不对她的表演之一作如下评价:“玛格莉特-汉弥尔顿现年82岁,不过看上去还要老一些。”虽然说的有些残酷,却精彩之极。

    ①指马龙-白兰度在《现代启示录》中的角色,而为了这一简单的表演他向导演科波拉索要100万美元,因此被作者斥为贪财。

    要想体味一下美国演员有多么恶俗,只须想一下厄内斯特-伯格奈恩饰演的道格勃里②、休姆-克洛宁饰演的俄狄浦斯、唐-阿梅彻饰演的李尔王、莎丽-菲尔德饰演的麦克白夫人、或汤姆-克鲁斯饰演的伊阿古③。如果保罗-纽曼——尽管很有才气——想要说服我们相信他就是本尼迪克④,或者安东尼-奎恩就是塔杜菲⑤,那将会引起什么样的国际尴尬啊。达斯廷-霍夫曼或许不够完美,不过至少他还时不时地展现了一个真正的演员想要假装是夏洛克⑥的迫切心情。

    ②即“倒垃圾”警长,莎剧《无事生非》中愚蠢、多嘴、语无伦次的巡官。

    ③Iago,莎剧《奥赛罗》中狡诈残忍的人物。

    ④Benedick,莎剧《无事生非》中的男主角之一。

    ⑤Tartuffe,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同名喜剧中的人物,后泛指伪君子。

    ⑥Shylock,莎剧《威尼斯商人》中狠毒的放高利贷者。

    似乎舞台和银幕还不能给我们以充足的供应,音乐指挥台上我们还能找到不少恶俗的“演员”,看他们在交响乐队面前痛苦地扭动着,作出各种刻意、虚假的姿态和动作,极尽夸张表演之能事。必须承认,演这种戏是十分困难的,何况当你的观众(听众)是在你的身后,而你所有的手段都被局限于你的双手、你的后脑勺以及你的燕尾服的背面时,因此,指挥者们极富戏剧性的过度举止,或许出于他们想要克服在表现上的以上种种限制的迫切心情。

    一个竭尽全力克服这些限制的人就是列昂纳德-伯恩斯但①,他使自己几乎成了这方面的权威人物和十足的恶俗“大师”队列里的世界冠军。唐纳尔-亨纳汉是许多点名批评伯恩斯但的音乐批评家之一。伯恩斯但敏感的虚荣心激励他专门指挥“B”字母打头的作曲家的曲目,如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音乐,这样,仿佛出于对押头韵的义务所迫,他便可以将那些他自己作的曲子也统统放进了演奏曲目。唐纳尔-亨纳汉指出,粗俗的听众由于仰慕伯恩斯但“对音乐平淡无奇的领会以及他用手势生动传达自我的演员技巧,甚至一个聋子都能轻易地欣赏他的音乐会”。可是,伯恩斯但常常走得太远了,以企图“用表演偷偷取代音乐”而告终。亨纳汉看厌了他表演的一个十分容易的绝技,在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乐中,只见“他让他的双臂软塌塌地悬在空中,如母鸡般地点着头,肩膀使劲地耸着,……完全是一出欧洲指挥家的老把戏”,却迫使听众前往观看“这位以音乐本身为代价却奇怪地失了业的指挥家”的表演,伯恩斯但看来是不可救药了,因为,正如亨纳汉的观察,“我们时代还没有哪个指挥家像伯恩斯但先生那样跟自己有如此绝妙的默契”。

    ①Leoein,著名交响乐指挥家,曾长期执掌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指导席位。

    管弦乐队的指挥一度是敲钟人的同义词。瓦格纳对贝多芬的演绎改变了这一切,并帮助人类建立了恶俗指挥的现代传统——乐队指挥与他指挥的音乐同样了不起。如某位批评家所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恶俗简介 >恶俗目录 > 3.的大众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