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励随即到账。</p>
恭喜!林先生写完日记。</p>
奖励:一百两银子。</p>
林豪看着银票,内心已经是波澜不惊了。</p>
这已经是第四张百两银票了,</p>
银两多到一定程度,人也会麻木了。</p>
他这阵子天天忙活,都没来得及花银子享受享受。</p>
正好今天换了客栈住宿,</p>
这边离皇宫很近,算是京城的核心区域,</p>
比起之前住宿的地方可热闹多了,</p>
周围各色消遣的场馆,可谓是应有尽有。</p>
这些银两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p>
林豪起身朝房外走去,决定开始好好享受大明京城的夜生活。</p>
······</p>
秦淮河畔,</p>
一家不起眼的酒肆里,</p>
黄子澄正在和张信一起喝酒议事。</p>
“张贤弟,来!尽饮此杯!”</p>
他举杯和张信一碰,两人都一口干了杯中之酒。</p>
旋即,又拿起酒壶给他们二人的杯子续上酒水。</p>
“这几日,贤弟辛苦了。”</p>
“现在卷子都张榜了,等后面的收尾工作一完成。”</p>
“又是大功一件!”</p>
“真是可喜可贺啊。”</p>
张信闻言,谦逊地说道。</p>
“为圣上办事,为太孙分忧,乃份内之事!”</p>
“要说功劳。”</p>
“还得是黄兄,能提出此等妙计,平息科举争议。”</p>
黄子澄对张信的话,很是受用,扶须说道。</p>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p>
“还得是贤弟,这几年来无论在翰林院编修,还是给太孙授课,都做得很出色。”</p>
“特别是这次刘老大人被举报了,圣上要查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贤弟。”</p>
“可谓是圣眷正隆啊。”</p>
“刘老大人都已经八十多了,这次事后,真的得彻底颐养天年了。”</p>
“愚兄已经向太孙举荐贤弟接替他的工作,以后的科举事务将由贤弟来执掌。”</p>
黄子澄和刘三吾虽然都是朱允炆的支持者,但是理念并不一致,他们都想扩大自己对朱允炆的影响力,导致两人关系不是很好,所以趁着刘三吾年事已高,又被举报调查这个契机,他终于刘三吾给挤走了。</p>
而刘三吾走后留下的空白,他当然让自己人去顶上,</p>
所以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张信。</p>
张信闻言大喜,他双手举杯过头顶说道。</p>
“臣谢太孙厚恩!”</p>
说罢,一口饮尽杯中酒。</p>
马上又将杯中酒满上,对着黄子澄恭敬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