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吴福线
的部队便开始准备分别在太湖的南北两岸建立新的防御阵地,以阻止日军的西进追击,以便争取时间为由上海转移至南京的部队进行设防,其中在太湖北岸防守的薛岳左翼作战军,除原先所属的3个集团军之外,又增加了改由香翰屏指挥的第9集团军,并在苏州与太湖以东建立了3道防御阵地。

    即从长江南岸的常熟县支塘镇开始经任阳镇、周墅镇、昆山,建立了第一线阵地,在一线阵地以西的浒浦镇、梅李镇、古里、唐市、巴城、正仪、甪直镇至南邵渡,建立了第二线防御阵地,在福山港、常熟、莫城镇、湘城镇以及铁路以南太湖以东的车坊镇、同里镇、北泽镇,建立了第三道防御线。

    这4个集团军防御地段的划分以廖磊的第21集团防守浒浦镇、梅李镇一线正面,罗卓英的第15集团军防守支塘、周墅附近一线,香翰屏第9集团军防守昆山京沪铁路当面及两侧之阵地,上官云相的第19集团军防守昆山西南的甪直镇至吴江县的平望镇一线正面地区。

    但是战前作为上海战场总预备队的桂系第21集团军廖磊部在11月15日黎明前,集团军司令部退至常熟之后,居然不知右翼位置上的罗卓英第15集团军的行止方向,并且与第15集团军方面完全失去联络,迄未查知所在。对外联系不通,对内协调一样很是糟糕,第21集团军指挥下的第39军附独立第34旅、江苏保安4团及本该担任萧家桥至福山防务的第73军,同样下落不明,以至于司令部发出“亦未知到达何处”这样的感慨。最终由于日军第16师团的尾随追击,这3道纸面上的防线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而在太湖南岸防守的张发奎右翼作战军情况则更为糟糕,原本计划在南浔镇向南经乌镇、石门、崇福、长安镇至钱塘江北岸的马枚港一线以西地区建立防线的计划,最终被迅速攻向嘉善、嘉兴、平望镇一线的日本陆军第10军冲击得七零八落。张发奎右翼兵团因退向杭州地区的道路被切断,最终不得不改向苏州方向退却,这不仅使得退往苏州方面的道路因为右翼兵团的进入而变得拥挤混乱,而且还直接致使太湖南岸一带兵力薄弱。

    统帅部已于11月11日,急调由广西开抵徐州并准备北上增援山东省泰安一线的周祖晃桂系第7军主力(缺171师)由津浦路车运至南京。该军一部以汽车输送,直接由南京增援太湖南岸的吴兴地区,主力由火车运抵常州,再步行至吴兴一带增援,同时令由四川经长江水运已到达芜湖地区的刘湘川军第23集团军所辖两个军,守备长兴以西至南京公路的沿线地区,阻敌前进。

    不过此时,日军上海派遣军在淞沪会战中遭严重伤亡,正面追击行动较为缓慢,使得中国军队得以脱离接触西撤,但从白茆口实施登陆上岸的中岛今朝吾第16师团在14日主力登陆后进展迅速,故而几乎是一日之内,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所构想的阻击阵地已经不复存在。

    与日军的狂飙突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军队在吴福防线组建上的一片混乱。事实上11月15日,各集团军主力基本上均已撤至吴福阵地,但由于战备组织准备工作太差,撤退部队到达国防工事线后,吴福线既设阵地线及工事无图可按,从淞沪战场上退下来的国军部队,又不熟悉吴福线防线的地形,加之因为国防工事的钥匙都在当地保长手里,而很多保长早就因为战火的逼近而逃之夭夭了,退却下来的部队根本无法及时找到工事钥匙,更别说对其进行有效利用,以致耽误占领阵地及部署部队组织防御的时间,这种情形致使吴福线、锡澄线两道国防工事线无法起到根本的作用。

    至于吴福线国防工事线之所以没有能够发挥作用,包括委员长蒋介石在内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是有很大责任的,之前对于首都保卫的准备工作一直都未被重视。现在这个时候,一切都处在无准备之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南京保卫战·1937简介 >南京保卫战·1937目录 > 2、吴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