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临战择将
诚升第18军军长兼第14师师长,罗卓英在升任第11师师长后,依陈诚的意思开始将第11师这支土木系的起家部队着力打造成土木系的骨干部队。

    1931年5月,第11师参与对苏区的围剿,从抚州、南城进犯中央苏区,虽然此战未获战绩,但由于在进攻中央苏区的同时,罗卓英秉承陈诚的意旨,乘机吞并杂牌军,故而其获“整军经武,屡建殊勋”之功而被擢升为第18军副军长。此后由于陈诚升第三路军总指挥,故而第18军多是由罗卓英代替兼领18军军长的陈诚指挥该军。

    1933年2月,蒋介石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罗卓英所部被作为第一纵队出宜黄,拟先攻乐安再犯广昌。由于第18军下辖师太多,为指挥方便,陈诚请准蒋介石,临时决定成立陆军第5军,下辖第52师、第59师。然而2月28日至3月1日,第52师在行进中被红军围歼,师长李明受伤自杀。第59师企图增援,途中又被红军包围全歼,师长陈时骥被生俘。这样,第5军尚未正式成立便全军覆灭。而由于在部队出师不久后,第5军就相继遭到红军伏击,故而陈诚在临川得到两个师被伏击的消息后急令第11师增援。虽然第11师在佛岭坳与红军激战一天后,其所属31旅63团终于救出了第59师的175旅残部,但第11师西进黄陂,准备与友军第5师、第9师相配合寻求与红军主力决战的时候,却遭到了红军猛烈的攻击。

    第11师由黄陂向南推进,并在3月20日黄昏,占领草苔冈以及附近高地后,奉命指挥11师的罗卓英认为红军可能会在第二天发动大规模攻势的可能性,而第11师所处方位过于突出,形势十分不利。但由于罗卓英任职11师师长时,就与萧乾这位继任者矛盾重重,故而为避免发生口角,所以罗卓英在与萧乾的通话中只是以商量而非命令的语气,希望11师能向后撤退,然而罗卓英的意见却被萧乾所拒绝。次日清晨11师被红军第1军团、第3军团所合围,激战整日,第11师仅有残部800余人经过死战终于突围而出,师长萧乾、第31旅旅长黄维、第32旅旅长莫与硕、第61团团长王严、第63团团长宋瑞珂皆负伤,第62团团长曾孝纯、第64团团长孙嘉傅阵亡,所属营、连、排长也所剩无几。其残部在宜黄收容时仅能凑出一个团。陈诚听闻11师这支自己的起家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之后,几乎晕厥,痛哭两天。而由于第11师、第52师、第59师的覆灭,第四次围剿也宣告失败。

    此战后,为稳定部队情绪,陈诚便在此时派遣罗卓英暂时代理师长。1936年两广事变爆发,中央军南下平乱,罗卓英被任为前敌总指挥。8月11日,广州行营设立,罗卓英被任命为行营办公厅厅长兼代参谋长、粤汉铁路警备司令,次年,又任国民党广东省党部特派员。

    淞沪会战爆发后,罗卓英又率第18军被编入左翼军序列,参加宝山、罗店、浏河一带的防守。罗店争夺战历时1个月之久,中日双方均死伤惨重,以至于小小的罗店镇被夷为平地,因此罗店之战也被称作“血肉磨坊”。此战后,罗卓英升任第15集团军总司令,不久改任陈诚任总司令、薛岳代总司令的第19集团军副司令。

    此时唐生智推荐此三人并不是没有目的,谷正伦的宪兵、桂永清的中央军校教导队都是嫡系精锐,若是防御南京,他们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若是别人出任南京卫戍总司令,肯定指挥不了此两位天子门生。只有谷正伦、桂永清出任城防正副司令,那些目中无人的嫡系部队才能够听从“自己人”的指挥。而之所以要加上罗卓英,是因为考虑到陈诚的部队将来退到皖南的时候,可以与南京方向相互呼应。

    然而让唐生智没有想到的是,此时蒋介石已经一心想让自己留下,直到这次单独会谈结束之时,蒋介石在临走之际才对唐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南京保卫战·1937简介 >南京保卫战·1937目录 > 1、临战择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