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大街上遇知音
,他严然以老泰山的口吻对他说话。我有个新打算,对你说说。咱们面前的要务,日趋繁重了。这是没有办法,也是大势所趋的。国难当头,朝中又是那般状况,咱不为朝廷出力谁出力呢?从今以后,我想把军队上的事都交给你了。一来是,你能掌管得了,我放心;二来是,我的政务较重,你也算替我分分心。只好这样做了。这样做好了,咱们都有个宽阔的回旋余地;做不好,也许往后的日子会困难的。”

    袁世凯的那份口气,段祺瑞是心领神会的。业经是至亲了,还有什么说的呢。平时,段祺瑞对袁世凯,除了地位尊卑的分明之外,自然也多了一层长者的尊敬。所以,袁世凯也下了决心,把军权交给他。袁世凯是笃信经武的,由此可见他对段的信任。段祺瑞也因此感到十分自豪。不过,段祺瑞没想到这个事实会来得那么快。另外,形势来了,袁世凯又没有说得十分明白,只含而不露。比如他说的“大势所趋”,什么大势?怎么所趋?北京就那个情况了,外国人要侵略中国,八国联合要瓜分中国,大势定了,谁都明白;义和团运动也压下去了,还有什么大事;兴许是国事缓和了,袁大人才把军队让出?再说,袁世凯说的“朝中又是那般情况”段祺瑞一时也明白不了。“那般情况是哪般情况呢?”他心领也领不透。尽管如此,段祺瑞还是对袁世凯忠忠实实地表示了态度:“咱们这支武卫右军,是大人一手培养出来的,无论是小站也好,济南也好,都是大人的心血所铸;就连我本人,也是大人栽培的。无论国中、朝中有什么情况,这支军队连同祺瑞本人,都是大人的。我可以领这个军队,但指挥这个军队,永远是大人您!”

    得算段祺瑞透顶的聪明和伶俐的口齿,一番话说得袁世凯心中热乎乎——袁世凯哪里就一百个放心把军队都交给段祺瑞了,军阀丢了军队,还凭什么“阀”得起来?他不过想让段祺瑞更死心塌地效忠他,成为他的心腹罢了。想的、盼的,就是段对他表一个这样的忠心。段祺瑞这么一说,袁世凯一块石头落了地。仰面“哈哈”几声,然后说:“芝泉,你这话就多余了,‘丙申,(段祺瑞光绪22年丙申到小站随袁)至今,也有7年了,我没把你当外人。要不,怎么会把佩蘅送到你身边!军队交给你了,就是交给你了。今天交,明天交,以后永远交;有多大军权就交你多大。交了就全凭你提调。”他又深深地叹声气,说:“放你到哪个地方当个知府,都是个好知府。当知府也够你的了!可是,我偏不让,我一定把你留在身边。你得懂得我的苦心呀!”

    “祺瑞懂得,祺瑞懂得!”

    段祺瑞懂得的,就是对袁世凯尽忠到底。

    他愿意这样做,他看清了袁世凯的能量,看清了袁世凯的影响;他要有一个这样的靠山,以后才会发展。袁段结合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他们的各自所需。天作之合,情投意笃!

    徐树铮来到段祺瑞的武备学堂业经十多天了,他把存在内兄那里的行李也取了过来,并且也给合肥家中写了信,告诉家人“已经谋到事做”,请家人放心。本来他是该安心跟着段祺瑞干点事了,可是,却又不情愿的四方应酬一番。首先是他新结识的诗友,听说他被武备学堂总办青睐了,一定要为他贺喜。友情甚重,这也罢了。谁知他那位内兄也变了脸膛,一定要宴送他一程,还正儿八经地进了一家小馆子。

    那一天,徐树铮本来是不想领这份情的,怎奈这位内兄盛情难却,他也就答应了。谁知对面一坐,气氛竟变了。夏仲陶陡然变得有嘴有心又有眼力了,他端着酒杯对他说:“又铮弟,我给你贺喜!总办段大人惠眼识才,这是你出头日到!我想从今之后,弟定会一帆风顺,鹏程万里!

    “谢谢大哥美言。”徐树铮说:“今天偶然,还不知日后命运如何?听天吧。”

    “不,弟今后的路一定是顺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北洋之虎段祺瑞:北洋兵戈之二简介 >北洋之虎段祺瑞:北洋兵戈之二目录 > 第六章 大街上遇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