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脉法
】
师曰:病人家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①已愈。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盻视②,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注释】
①处言:决断之意。处言,即断言。
②盻(xì)视:怒视。
【译文】
医师说:病人家里人说,病人发热烦扰得很厉害。第二日医师到了病人家,看到病人面向墙壁而卧,这是热已退去,即使脉尚未和,亦可以断言此病即将痊愈。假使病人向壁而卧,听说医师来到,并不惊慌起身,却以目怒视,几次欲说病情却又不说,给他诊脉时,吞咽唾沫的,这是伪装的假玻假使脉正常,可故意断言此病非常严重,必须服用大吐大下的药物,并须针灸数十百处之多,才能痊愈。
【评析】
本条讲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察病情之法,以及对诈病的识别和处理。
发热烦极,必不得卧,今向壁静卧,足证明烦热已退,虽脉搏尚有不和,亦是病才向愈的缘故,稍待则脉自渐和。若脉不和而躁不得卧,或热盛昏迷而卧,则又为病进的征象,应该及时治疗。假使病人向壁静卧属于阴症,听见医生到来,必心里高兴,诉述病情当絮絮不休;今恰恰相反,见医生到来反有厌恶之意,欲言又止,诊脉时咽唾,此时应该怀疑他不是真的有病,如果脉搏平和,就可以肯定是伪装的诈玻既然是伪装诈病,直接揭穿一时也难收效,最好的办法是以诈对诈,可故意夸大病情,说病情非常严重,必须使用剧烈吐下与强刺重灸等方法,使他畏惧痛苦而不敢再继续故弄玄虚,装模作样,避免被诈病所迷惑。
【原文】
师持脉,病人欠①者,无病也。脉之呻②者,病也。言迟③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注释】
①欠:呵欠。
②呻:呻吟,病人因痛苦发出哼声。
③言迟:说话迟缓。
【译文】
医生给病人诊脉时,其打呵欠的,无玻医生给病人诊脉时,其呻吟的,有玻若说话迟钝不灵活的,是风病;说话摇头的,是里有疼痛的病症;行动迟缓的,是筋脉强急的病变;俯伏而坐的,是短气;不能正坐的,是腰痛;双手护腹,似怀抱鸡蛋不肯放手,惧怕人触碰的,为脘腹疼痛。
【评析】
本条讲从望诊、闻诊、问诊而察知病情。
呵欠是息长而频频深吸,吸已复呵气的变状呼吸,乃平人疲倦之象,故曰无玻呻为呻吟,病者似叹似呼,舒气以畅其郁结,在身体病痛时,特别是有严重痛苦的病人,常有此种情况,所以说呻者病也。舌为心之苗,内风痰阻,重则为舌蹇,轻则为言迟。里有疼痛,则难发声,言语费力故先摇头。风寒湿三气痹着于外,则经络阻滞而表强不舒,所以行动迟缓。气短不足以息的人,胸部仰起则气难接续,所以喜坐而俯伏。凡腰痛者,皆不能正坐,所以坐时每伸下一足,以企图缓和腰部疼痛。痛而拒按为实,喜按为虚。里实护腹,护腹是拒按的表现,与喜按异,不应理解为虚实互见。由于心(胃)痛拒按,所以像如怀卵物的样子。
从师持脉开端,并未历举脉象,尽是从望诊、问诊、闻诊而察其病情,可见四诊必须配合运用。
【原文】
师曰:伏气①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②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