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平脉法

    ①伏气:病邪伏于体内,过时发玻

    ②喉痹:咽喉闭塞而痛。

    【译文】

    老师说:伏气的疾病,可以推理判断,这个月内,可能发生伏气玻假使以往有邪气内伏,应当注意脉象的变化。如果脉象微弱,当伴有喉中疼痛,似乎受伤一样,但不同于喉痹症。病人说确实咽中痛,虽然如此,此刻又要腹泻。

    【评析】

    本条讲从脉象测知伏气为病可能发生的临床症候。

    本条主要精神,说明诊察伏气之病,当以意候之,并举喉痛症以为示例。所谓伏气,是指感受时令之气不即发玻伏藏体内,过时发作的一种疾玻由于四时之气不同,如春之风气,夏之暑气,秋之湿气,冬之寒气,所伏之气不同,所以其发病的性质常不一致,不过还有其一定的规律性,什么季节,可能有什么伏气发玻《内经》上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在春季时间,即要注意是否有冬令的伏气发病,所以说“以意候之”。一般说来,冬寒伏于少阴的,至春阳气升发之际,必发温病;少阴属肾,肾司二便,而经脉循行咽喉,故少阴伏气病,当咽喉疼痛而又下利,与厥阴病的便脓血者其喉不痹,有一定区别。

    【原文】

    问曰:人恐怖①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②然,其面白脱色也。

    【注释】

    ①恐怖:恐惧惊怕。

    ②累累:羸惫之貌,这里是形容脉的细小无力。

    【译文】

    问:人在恐惧惊怕的时候,脉的形态怎样呢?老师答:脉形好像用手指按丝线,纤细而连贯,同时,病人的面部失色而显苍白。

    【评析】

    本条讲受惊恐时的脉象和面色。

    大抵血气虚弱、阳神不足的人,易患恐怖。恐则血随气下,故面白脱色;怖则气随神乱,故脉形累累如循丝之细。

    【原文】

    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译文】

    问:人没有饮水,他的脉象怎样?师答:脉象涩而不流利,并且唇口干燥。

    【评析】

    本条讲缺乏津液充养的脉症。

    人的津液由平时饮食而得到补给,以充填脉道,供养肌体需要。如人不饮,则津液的来源缺乏,脉道不得充填,所以脉象涩而不利,肌肤也不得润泽,所以唇口因之干燥。必须明确,唇口干燥亦有因气候与地理条件等因素所引起,并不一定属于不饮所致。

    【原文】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①。

    【注释】

    ①乍白乍赤:一忽儿白,一忽儿红。

    【译文】

    问:人羞愧时,脉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老师答:脉象浮,并见面色忽红忽白。

    【评析】

    本条讲人羞愧时的脉色。

    羞愧的人,气血紊乱,故脉见虚福神色荡而不定,故面色乍白乍赤,气上则血荣于面而乍赤,气下则面无血荣而乍白。此乃暂时现象,不属于病态。

    【原文】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①、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②,肾气也,若见损脉③来至,为难治。

    【注释】

    ①菽(shū):豆的总称。“三菽”、“六菽”等是说手指用力的轻重。

    ②脉有举头:脉搏随呼吸再动而应指外鼓。

    ③损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伤寒论简介 >伤寒论目录 > 平脉法